试题与答案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 出师表(节选)(10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

出师表(节选)(10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定,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 *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⑵夜忧叹

⑶庶竭驽钝            ⑷至于斟酌损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一句中的“命”具体指什么?(2分)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始终坚守“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2分)

答案:

小题1:(4分)⑴把 ⑵早⑶比喻才能平庸⑷兴办、增加(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小题2:(2分)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小题3:(2分)“命”具体指的是刘备临死时在白帝城托孤,把的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关键词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少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4:(2分)是因为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以及作为一个臣子忠诚于君王的爱国之心。(两点各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以”是介词,此句是倒装句,意为“以大事寄臣”;“夙”与“夜”相对,意为“早”;“驽”本指劣马,“钝”本指不锋利的万,句中用的是比喻义,指才能平庸;“益”与“损”相对,本义为“增加”。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选文熟悉。文言字词,有的本义与在句中的意思差别较大,要先了解本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加以变通,尽量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小题2:

题目分析:“所以”在古文中是常见的短语,与含义不同,古文中有“用来”意,此臣所以“忠”,形容词动用,尽忠,“职分”,即“职责”。“也”,本句的感叹语气要翻译出来。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做过翻译练习。文言翻译,在注意几点,一是解释清楚每个字的意思,二是句式要符合现代语言的习惯,三是语句要通顺,四是语气情感要译出来。

小题3:

题目分析:结合选文的内容和作品的背景来思考作答,“命”,指的是“任务”,即作者所说的“大事”,即“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点评:本题不难,学习里老师分析到这个问题,学生如果能记忆便可作答。理解古文中的一些问题,首先要解决读懂文字的问题,然后才能分析内容,所以多积累古文语言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

小题4:

题目分析:还是从文字中理解,第一句中的“知”,说明先帝知人善任,“寄”,说明先帝的信任,受命以来,“先帝之明”,先帝英明,所以作者要“报”要“忠”。

点评:本题不难,仔细阅读文字即可作答。理解古文中有的问题,一方面要抓住文中的文字信息,在其提示下作一思考,一方面也要结合作品的背景材料作辅助,更全面深入的理解问题。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