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8分)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

题型:综合

题目:

(28分)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30.30N,东经103.00E)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周边地区均有较强震感,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雅安有雨城之称,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带,有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中心。

材料三:下图为攀枝花市2000—2010年三大产业统计资料。

(1)图中318国道四川段沿途景色奇美,乘车此段可强烈感受到自然带的      地带性变化,此路段夏季常面临        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其诱发因素为            。(6分)

(2)图中四川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是                                 。(4分)

(3)简述雅安地震的成因                                                。(2分)

(4)以武平——盐源一线为界,       (东、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该地区东、西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4分)

(5)目前,攀枝花的主导产业是     产业,但对就业贡献率最大的是    产业。(4分)

(6)简析川西地区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困难。(8分)

答案:

(1)垂直(2分) 滑坡/崩塌/泥石流(2分) 降雨(2分)

(2)东多西少(2分) 沿河布局(2分)

(3)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2分)

(4)东(2分)   地形(2分)

(5)第二(2分) 第三(2分)

(6)优势:气候湿润,河流流量大,地势急,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系众多,峡谷多,适宜建坝的地址多(可梯级开发);人口分布少,建站动迁居民少。(答2点得4分)

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多断裂带;雨季降水集中,影响施工;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困难(答2点得4分)

题目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318国道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通向我国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乘车途中,不足500千米的路程,海拔升高约2000米,所以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是垂直地带性变化。

沿途要穿过许多大江大河,高山峡谷,这里地震活动较多,岩石破碎,受夏季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降水多,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 

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夏季的强降雨,在暴雨季节,山体被雨水浸透,泥沙、石块随山谷里汇集的水流一起冲下,引发地质灾害。

(2)读图,通过图中的城市符号分布可知,四川城市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沿河布局。

(3)读材料二可知,雅安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带,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交界处,也是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多地震发生。

(4)读材料一图,可以清楚看到,东部城市符号多,说明东部人口稠密。   

东部有成都平原,或河流下游区,河流交汇处,河流沿岸平原,地形较平坦。西部主要是河流上游地区,地形崎岖。所以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5)读材料三图可知,第二产业增加值最高,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所以第二产业是主导产业。 

根据图中各产业从业人数,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最多,所以对就业贡献率最大。

(6)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要求水能丰富,也就是水量大,落差大。川西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气候湿润,降水多,河流流量大。这里是我国的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陡,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这里的河流众多,峡谷多,适宜建坝的地址多,许多河道可梯级开发,开发潜力巨大。这里人口分布少,建水电站动迁居民少。

困难:川西地区属于阶梯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多断裂带。雨季长,降水量大,影响施工进度。山河相间,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困难。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