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28日,国家教育部就“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取消”等影响

题型:论述题

题目:

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28日,国家教育部就“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取消”等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为广泛听取民意,“关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思考”问题在教育部、中国民意调查网等大型网站上公示并开展问卷调查。

(1)我国公民能够参与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教育部就“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取消”问题问计于民的意义。(6分)

答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或人民当家作主)(2分)。

(2)①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2分)

②从决策角度看: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

③从公众的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分)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称的大气污染既包括人为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也包括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

B.按大气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特殊型污染等

C.大气污染物专指复合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

D.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主要受排放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与排放源的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成绩不容否定,但如果因此认为赶超发展下去,就可以很快实现现代化,却是很危险的。现代化,不只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要有管理和驾驭这种提升的能力。有人们素质的同步提高,还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这些无捷径可走,只能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成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现代化需要一步步的积累,各方面协调发展
B.当前中国已经积累了实现现代化的资本
C.真正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经济的赶超发展并不能很快实现现代化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