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文言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文言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句中加黑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非不深也  鱼思故渊              
B.革非不坚利也  上使外将
C.环而攻而不胜  辍耕垄上       
D.君子有不战  逐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
          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
          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
          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文章围绕它进行论述,意在借论战争来阐明_________。

答案:

1.D

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亲骨肉也会背叛他。 

3.A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实行仁政(王道)的重要性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

A、B和C均为4.0摩、D为 6.5摩、F为2.0摩,设E为x摩。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

请填写以下空白:

(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____。

(2)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