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小题1:宋诗很讲究炼字,这首诗首联上下两句各有一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

                                                                            

                                                                              

答案:

小题1:“暖”和“晴”,“暖”字不仅描绘出小径上春意融融、温煦和暖的景象,也揭示了“草如积”的原因;“晴”字写出了山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的景象,正因为阳光朗照,所以春花才开得格外繁盛。这两个字分别与“径”和“山”搭配,而不直接说“日暖”“天晴”,可谓突破常规,别有情致。(意思对即可)

小题1: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宁静幽美、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流水曲折,村舍稀疏,鸡犬相闻,生活安逸。 (意思对即可)

小题1:题目分析:首联意思是小径和暖绿草如织,山上晴朗野花更繁。“暖”“晴”本指天气,诗中却说“径暖”“山晴”,可见此二词有其妙笔之所在,然后分析诗句,“径暖”“山晴”乃“草如积”“花更繁”的原因。

点评:本题答“积”“繁”,若言之成理亦可。另外“暖”“晴”与作者的心情结合起来也是很好的得分点。

小题1:题目分析:诗歌借景抒情时,一定要概括景物的特点,不能只是指出景物。从关键词“草如织”“山晴”“花更繁”“一川水”“数家村”可得出“宁静幽美”的特点;从“静憩”“鸡鸣午”“犬吠昏”亦可见“宁静”及生活的自由闲适。

点评:本题是分析诗歌意境的第一步,为进一步分析诗歌作铺垫。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地貌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

B、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甲

2、下图表示某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排序是

[ ]

A、a→c→b

B、b→c→a

C、c→a→b

D、a→b→c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